正在加载

粮食多少度算发热(当粮食温度上升到多少度时会发臭而失去食用价值)

  • 作者: 杨知栀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4-11


1、粮食多少度算发热

粮食发热的概念

1. 粮食发热的定义

粮食发热是指粮食内部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,表明粮食中存在微生物活动或其他化学反应,导致粮食品质下降或变质。

2. 粮食发热的原因

粮食发热的原因主要包括:

微生物繁殖:粮食中存在大量微生物,如霉菌、酵母菌、细菌等,它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,产生热量。

化学反应:粮食中某些成分,如油脂、蛋白质等,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热量。

机械损伤:粮食在收获、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,导致组织破裂,释放出水分和养分,从而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化学反应。

粮食发热的温度界定

粮食发热的温度界定因粮食种类、水分含量和储存条件而异。一般来说,粮食发热的温度界定如下:

干粮(水分含量低于14%):15℃以上

半干粮(水分含量14%-16%):12℃以上

湿粮(水分含量高于16%):10℃以上

粮食发热的影响

粮食发热会对粮食品质产生严重影响,具体表现为:

营养物质损失:微生物活动会分解粮食中的营养物质,导致营养价值下降。

异味产生:微生物繁殖会产生异味,使粮食变味。

食用安全性降低:发热粮食中可能滋生有害微生物,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。

预防粮食发热

预防粮食发热至关重要,具体措施包括:

控制水分含量:粮食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发热,因此需要控制水分含量在安全范围内。

保持清洁卫生:储存粮食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
通风透气:储存粮食的仓库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,防止粮食内部温度升高。

定期检查:定期检查粮食的温度和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现象。

2、当粮食温度上升到多少度时会发臭而失去食用价值

粮食发臭的临界温度

粮食在储存过程中若温度过高,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有害物质,导致粮食发臭变质,失去食用价值。

1. 粮食发臭的机制

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为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当粮食温度升高时,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加快,其中一些微生物会产生异味化合物,如硫化氢、甲胺等,导致粮食发臭。

2. 临界温度

粮食发臭的临界温度因粮食种类、含水量等因素而异。一般来说,当粮食温度超过以下阈值时,便容易发臭变质:

谷物类:25-30℃

油料作物:20-25℃

豆类:20-25℃

3. 影响因素

除了温度外,粮食的含水量、储存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发臭的时间。粮食含水量越高,微生物生长越快,发臭越容易。潮湿、不通风的储存环境也容易导致粮食发臭。

4. 后果

发臭的粮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,食用后可能引起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不适,甚至中毒。发臭的粮食营养价值降低,无法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。

5. 预防措施

为了防止粮食发臭,应采取以下措施:

将粮食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。

保持粮食含水量在安全范围内(一般为12-14%)。

定期检查粮食,发现有发臭迹象应及时处理。

使用防虫防霉剂等措施,防止粮食遭到虫害和霉菌侵袭。

3、当粮食温度上升到多少时会发臭而失去使用价值

当粮食温度上升到多少时,会发臭而失去使用价值?

粮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资,其保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,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。当粮食温度上升到一定数值以上,将导致其变质发臭,失去使用价值。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粮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质期限的变化趋势。

粮食变质的原理

当粮食温度上升时,其内部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会增强。这些微生物和酶会分解粮食中的营养物质,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,导致粮食变质发臭。

不同粮食的保质期限

不同类型的粮食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不同,其保质期限因温度而异。一般来说,以下为不同类型粮食的推荐储存温度和相应保质期限:

1. 谷物

储存温度:10-15°C

保质期限:6-12个月

2. 种子

储存温度:5-10°C

保质期限:2-5年

3. 豆类

储存温度:10-15°C

保质期限:3-6个月

4. 干果

储存温度:10-15°C

保质期限:1-2年

粮食变质的临界温度

一般来说,当粮食温度达到以下临界值时,其变质速度会明显加快,直至发臭而失去使用价值:

谷物:25°C

种子:15°C

豆类:20°C

干果:18°C

控制粮食储存温度对于延长其保质期限至关重要。不同类型的粮食具有不同的耐温性,其临界温度也各不相同。当粮食温度上升到临界值以上时,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强,导致粮食变质发臭,失去使用价值。因此,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,以确保粮食的品质和安全。